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广大党员干部提升理论素养、增长工作本领的思想宝库,是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武器。为引导机关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经办领导批准,机关党委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学习周”,制定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100天精读计划”,从6月18日起在办内“青年学习小组”和各支部微信群,每天由青年学习小组1名同志诵读书中篇目。请大家注意收听、同步学习,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源源不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强大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4年12月13日--2016年1月29日)
一
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4年12月13日—14日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要点)
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
在推进这“四个全面”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比如,我们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全面部署,又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既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又强调突出抓好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系统部署,又强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目标和总抓手;既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系列要求,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着力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问题。在任何工作中,我们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
(2015年1月23日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我们所有奋斗都要聚焦于这个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
从这个战略布局看,做好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要把全面依法治国放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深刻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5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四
要着力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统一战线有自己的优势,应该也完全能够为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作出贡献。
(2015年2月11日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要点)
五
两年多来,我们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治国理政方略,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2015年3月29日在会见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成员时的谈话要点)
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2015年4月28日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
七
当前,中国正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规划了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建设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将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我们将全面推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提高党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持对腐败零容忍的高压态势,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2015年7月9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
八
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从中国发展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这个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量将达到近17万亿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将明显提高。
为了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改革正在稳步向前推进。深化改革必然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更为开放、宽松、透明的环境,为我们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展合作开辟更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它同全面深化改革一起构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两个翅膀、两个轮子。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所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对党内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必须坚决处理,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受到人民群众欢迎。我们将继续加强依法反腐、制度反腐,大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法治环境和政治氛围。
(2015年9月23日在美国西雅图出席侨界举行的欢迎招待会时的讲话)
九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总战略。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要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战略目标不动摇,紧紧扭住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战略举措不放松,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016年1月29日在主持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
诵读体会(张辉):我诵读的文章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治学习既要注重新理论、新提法、新要求的学习,又要注重对基础理论、经典理论,比如“四个全面”“四个意识”“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等的学习,要常学常用,这些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部分。“新”的东西要学,“老”的东西也不能忘,这也是一种“不忘初心”。
这里涉及到保持战略定力的问题。最近的中美贸易摩擦,社会上各种认识、各种思想、各种办法层出不穷。怎样才是正确的办法?恐怕还要回到既定政策上,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简政放权,坚持供给侧改革,不搞封闭僵化,而是继续扩大提高开放水平,拒绝零和博弈,实现互利共赢,对照这个要求,该改的改,该坚持的坚持,保持战略定力,按自己节奏,不随风起舞。如何保持这个定力,“根”就在这些基础理论上,不折不扣按这个来,所以说学习要入脑入心。
除了贸易摩擦,国内国际还有其他问题需要持续加以关注,台湾问题、南海问题、股市、房市、汇市、企业经营等各方面的问题都需要去悉心应对,从道路、方法和精神状态等多方面加以考虑。中央已经给了答案,就在这些基础理论里,这也是学习这些基础理论的最现实意义。这既体现了“不忘初心”,又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也体现了要把“四个全面”这些基础理论打扎实的思路,这是管大面、管长远、管方向的现实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