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编办建设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四结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时间:2021-05-12              字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党史学习教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与“牢记殷切嘱托、忠诚干净担当、喜迎建党百年”专题教育衔接,聚焦2021年机构编制工作要点,突出“四结合”,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贯穿始终,坚持做实功、重实效、求突破,聚力推动机构编制工作创新发展,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喜迎建党百年。   

  “学党史”与“牢记殷切嘱托”结合起来,扎实推进街道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创新管理。强化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努力把党史学习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和殷切嘱托融入履职尽责、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行动。一是聚焦治理现代化,扎实稳步推进街道机构改革。强化街道在基层党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职责,改革和完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提高编制使用效益,使城市基层各类机构、组织在服务保障群众需求上有更大作为。二是建好用活“人才编制池”。为大力提高机构编制使用效能,竭力用好用活编制资源,解决编制资源紧缺问题,以《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为准绳,发挥机构编制的能动性,建立“人才编制池”,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悟思想”与“以人民为中心”结合起来,着力增强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情怀。坚持为民办实事为中心,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结合起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围绕提升部门履职水平和效率,解决了一批群众所需所盼所急。一是强化党员干部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树牢党员干部做好机构编制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结合机构编制工作实际,先后强化了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等涉及民生重点领域的工作力量,用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疑”问题,扎实开展帮扶建档立卡户走访工作、党员到社区宣传反电信网络诈骗、疫情防控等工作,在直接服务群众中擦亮了党员底色。截至目前,累计调整涉及民生领域机构设置和职数设置等事宜18件,正在落实涉及事宜12件,专题学习3次、专题调研8次、宣讲红军长征故事1次。

  “办实事”与“忠诚干净担当”结合起来,聚力建设模范机关锻造过硬队伍。持续深入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着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队伍。一是坚持忠诚本色。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争当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先锋表率。要在情感上忠诚拥戴核心、在政治上坚定维护核心、在行动上自觉紧跟核心,始终不渝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二是激发担当自觉。聚焦业务工作的热点、难点,深化对机构编制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转变服务理念,坚持在服务民生领域上变“坐门等客”为“登门造访”,用好“一线工作法”,深入到基层最前沿、群众声音最多的最前端听取意见建议,主动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为部门单位精准服务、为基层群众优质服务,扎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机构编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三是守牢干净底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筑牢遵章守纪的思想防线,切实管住嘴、管住手、管住脚,筑牢防线、把住底线、抗拒诱惑。

  “开新局”与“机构编制管理”结合起来,持续完善机构管理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编办主任会议精神和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精神,凝聚工作合力,助推机构编制工作提质提效。一是建立涉及机构编制部门联动体系。着重加强相关部门配合协作,不断完善机构编制与组织、人事、财政、区委办、区政府办等部门的机构编制管理协调配套约束机制,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性得到加强。二是构建机构编制管理体制机制体系。拟定印发《遵义市汇川区机构编制管理和人事调配办法(试行)》、《遵义市汇川区“人才编制池”管理办法(试行)》等办法,明确职能职责,加强和规范了机构编制管理和人事调配,提升了机构编制工作的管理效能。三是建立规范机构事项审批流程体系。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请示事项报送工作的通知》,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请示事项范围、主体及办理程序,将“三个必查”列入请示事项报送的前置程序,重点强调事前沟通、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等程序、权限和要求,提高了机构编制管理质量。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南大街85号  邮政编码:100010  电话:010-69001463 69001475
  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 免责声明
京ICP备 05084180号 |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56号
Copyright © 2010-2020 www.scopsr.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